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优秀作文 > 话题作文

情感作文

时间:2022-10-03 20:54:38
【推荐】情感作文锦集五篇

【推荐】情感作文锦集五篇

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,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,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。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情感作文5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情感作文 篇1

【摘 要】分析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原因,提出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三条途径。

【关键词】作文教学 情感 运用

情感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,如果教师能调整好学生的情感状态,往往能大大改善作文教学效果。情感是教育的灵魂,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。作文教学的艺术更多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,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,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然地写作。以“情”驭文,以“情”蓄势,以“情”雕文,最终达到文情并茂。

一、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原因

(一)感情是写作的源头活水

现在很多学生怕写作文,原因是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封闭式的,作文内容与生活脱节,重课内轻课外,加上许多教师不让学生的情感自由驰骋,逼他们写千篇一律的应试作文。教师逼作,学生憋写,学生主观上没有作文的积极情感,作文就会成为折磨人的苦差役,学生则会消极应付,生编硬造。这样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。文以传情,文以载道。文章是一个人对社会、对生活、对自然的情感体验或者理性认知。要写好文章,情感是基础。苏辙说过: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此“气”,就是酝酿在心的情感和理趣。清朝王夫之也说:落笔之先,意匠之始,有不可知者存焉。就是说,文章没有技巧,而要靠个人内心的意趣。世上真能写文章的人,都是有了长期的情感积蓄,促使其非说非写不可,一旦为某种契机触发了情感,就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,并满怀情感地进行写作,不能自止。长期以来,在作文教学中,作文材料的贫乏单一,脸谱化、公式化、情感的苍白和空白化,一直是困扰作文教学的一个历史沉疴。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,应该把引导学生思想积淀、情感体验作为作文教学的重点,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悟表达出来,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、要说的、非说不可的、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,将假话、空话、套话拒之门外。引导学生如何去感悟人情、人性、感悟做人、生活的点点滴滴,培养学生的同情心、善良、孝心、正义感,正确的美丑、善恶、是非观。

笔者有一次给学生布置主题为“我的好朋友”的作文,一开始,笔者从确定中心、选择材料、使用语言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,但到落笔时,学生仍然觉得没什么可写的,交作文者寥寥;后来,笔者顺应学生的心理,要求把好朋友在学校中的表现向他们的家长汇报。学生都觉得这样的作文有意思,激发了向家长汇报的激情。这样一来,学生都觉得有许多要说的话,产生“情动而辞发”的效果,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有物,情真意切。

(二)感情对写作活动起到催化作用

有情才有文,情动而辞发。著名作家巴金说他自己“不是为了当作家才写小说,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”,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。所谓“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”,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”。在写作活动中,情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。优秀的作品莫不是“郁于中而泄于外”,“为情而造文”,为情感促动而写成。作文,应该是真情实感的流露,我手写我心,将自己的所看、所感、所说、所做、所想表达出来。情感是作文的催化剂,它影响着人的认知,激发推动着人的认识活动向纵深发展,丰富了人的认识内容。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,就能使被认识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,化平淡为神奇,化无情为有情,化无生命为有生命。如果没有思想和情感做基础,在描述事物时缺乏人的情感,对所写的景物没有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的深刻情感体验,作文就会平淡、枯燥、无味,那作文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、无缘之木。()而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,让学生能够观察、活跃思维及大胆想象,进行发散性的思考,学生作文,才有成功感和创造欲,精神就振奋,就心灵手巧,面对作文题目,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,精心思考,敞开心扉,寻找材料,挖掘储备,选择那些恨得要死或爱得要命的人、事、景、物来写,有时甚至可以达到酣畅淋漓、飞流直下的境地。一位教师曾布置学生写以“幸福”为主题的文章,有个男生非常喜欢足球,就选择了我国足球队在出线的一刹那来写,那时刻他感到无比幸福。全文一气呵成,感情充沛真挚,言之达意,条理清晰,不失为一篇好文章。由此可见,学生写作情绪的高低,直接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。

二、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途径

在作文教学中,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作文心理,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是十分必要的。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,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。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?途径有三:

(一)立足生活,引进活水

生活之水永远是鲜活的,生活是作文的源泉,作文的思想、观点、情感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。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“生活既体验”,这是学生带着他自己的思想、心灵和生命经验对自我、对生活、对自然、对世界的叩问和发现,而不是在教师指导、规定或暗示下的所谓“观察生活”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写作要感情真挚,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。没有这种真切体验,作为一切作文精神底色的真情实感就无从谈起。作文是学生生活经验、知识基础、思想感情、阅读水平、智力技能的综合反映。学生的思想经历、人生经历、生活空间都非常有限,如果不从多个层面去开拓学生的视野空间,就硬逼着他们去写许多话题,这也许会扭曲学生的心灵,不符合实际,甚至会出现假话、空话、套话、大话等现象,学生作文水平不会真正提高。他们参加实际活动,就有东西可写,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。指导学生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去作文,抓住最感兴趣的某项活动场面及人物在活动中的动作、语言、神态、心理等,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。这样,学生在有了切身体会的基础上,头脑中储备的表象丰富了,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。开拓学生的视野,方式和途径有很多,比如报纸、杂志、政治、自然、社会、影视、新闻节目、小小说、读者、故事会等,也可以是引导学生的视野去触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真诚与虚伪的人性体验,心与心的碰撞,做人的道理;也可以是带领学生走向自然,感受大自然的花草虫鱼,走进集贸市场,看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产品,看不同人的菜篮子;欣赏歌曲,感悟意境;留心身边的热点、大事等。总之,即是要把学生的视野伸向不同的时空、不同的层面,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识天地,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生活,感悟生活中的美,领悟美的情趣,触发作文情感,写作才有话可说,情趣才能有所依附,立意才能深远,才能敞开心扉,表现出不可遏止的创作欲。

(二)激发兴趣,以情激情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指导学生作文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兴趣,触发情感,“以境生情,以情激情”。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,它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,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, ……此处隐藏2777个字……针线包”)里,有许许多多的纽扣。但是,却有一颗显得那么不显眼(前后句没有转折,可删去“但是”、“却”,可加“其中”联接;“显得”与“不显眼”不够简明,可改为“不那么显眼”),那么的渺小(“那么”前加“显得”,去掉“的”)。可是,它在我心中又是那样珍贵。

那是在小学时,我们班有一位很丑的女生,她个子很小,脸上却长着几颗像黄豆那样大的青春豆。说起她的鼻子,就像我们钓鱼时鱼杆上的鱼钩。而她的手总是放在兜里,因为她的手全是长满茧,又粗又大。只要(加“有”字)她在我们班,(加“就”)没有人敢靠近。有时,男生还会拿她来消遣(“消遣”语义重,改为“开玩笑”,去掉“来”)。(句号改逗号)对于这种行为,(这句话可删去,加“而”)女生个个坐视不理,有时(“有时”改为“甚至”),也会(加“一起”)捉弄她。

有一天下午,不幸的是我竟然被调到她旁边,与她同桌,想起来我这寒毛不禁就竖起来,我竟然哭了,但老师之命难违。

刚和她坐时,我总是嫌她臭,嫌她寒酸、笨手笨脚。有时,还联合别班女生来打(“打”改为“欺负”)她。

但是,有时在课堂上,我被老师提问到不会的,(整句改为“当老师提问我时,我一时回答不上来,”)她总会在下面小声告诉我答案。有时,我不会写的,(整句改为“当我的作业不会做时,”)她总会教我;有时,我想要买什么东西,没人要帮我买,(整句改为“当我想买东西,又没有人肯帮我时,”)她总会帮我买。(修改后变成了排比句,语言更有气势了)尽管她对我很好,我还是对她感到不满。

有一次,在美术课上,我们都买了国画材料,就只有我同桌没有(加“买”字)。后来,我才知道她为什么不买,原来她家境很穷,买不起材料,家人把家里多年的储蓄(“储蓄”改为“积蓄”更准确)都供她读书。

(注意过渡,可加上“没办法”,以显得无可奈何)我就只能(“只能”改为“只好”,显得非常无奈)和她一起用,(一句话结束,逗号改为句号)她很快打开墨水盖(“墨水盖”不明确,改为“墨水瓶的盖子”),说什么不让我动,很臭,就自己倒,(一句话结束,逗号改为句号)当她要倒时,(加上“突然,”,以显紧张气氛)后面一位同学碰了她一下,就把墨汁全散在她衣服上(病句,改为“墨汁全散在她的衣服上”),她那时非常生气(“那时”改为“那时,”,并放到“她”前)。(一句话没说完,句号改逗号)她立刻跑去拿布,(一句话结束,逗号改为句号)可是(加逗号,补出主语“她”)刚一站起来,(主语要一致,可改为“就把我裤子上的一颗纽扣刮掉了”),(一句话结束,逗号改为句号)(补出“我仔细一看,”)原来是她衣服的质量很烂(“烂”口语化,改为“差”),跑线了,就勾到我(补出“的”)纽扣,就(与前一句的“就”重复,删去)把纽扣给勾掉了。我很生气,大声地叫着:“这裤子很贵耶。”

就在这以后(整句改为“之后”),我就(删去“就”)很久没看到她了,(一句话结束,逗号改为句号)后来,得知,她退学,去打工,(补上“听说”)还攒了一些钱,(一句话结束,逗号改为句号)(补上“说来也巧,一个晴朗的午后,我在上学的路上,突然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,我转过头一看,眼前一亮,“这……不是……”。)(另起一段,注意过渡,由于我要赶着去上课,临别时,我们互换了电话号码,高中生优秀作文《纽扣的情思——体会一颗纽扣的情感变化作文》。当我急着要走的时候,她连忙拉住我的手,笨手笨脚地掏着(跟当年没什么两样),好不容易掏出来了。)(另起一段,注意过渡,开始时,我以为是什么好东西,仔细一看,原来是一颗纽扣,一颗跟我掉的一模一样的纽扣。那一刻,我突然领悟到:她是特意在路上等我的,是特意把一颗一模一样的纽扣送给我的。)帮我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纽扣。(这句话删去)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。我很后悔,(删去)(另起一段,注意过渡,现在,每当轻轻地抚摸着这颗纽扣进,我就会满含着泪花,并轻轻地说声“保重,朋友!”)我要好好珍惜这纽扣,代表着我和她的情谊。(删去)

让我想起了一首歌,我想送给她,“朋友一生一世一起走,那些日子不再有……”(删去)

一颗那么不显眼的纽扣,却有一段美好的相遇凝聚,回想起与那相处了一个月的同桌,我仍然心潮澎湃,感动自己。因此我这篇文章就突出了对她情感的变化,尤其是那颗纽扣带给我的感动。文章是写完了,可读来总感觉不满意,大家从旁批就可以略见一斑。主要是纽扣带来情感的变化过于突然,过程过于简单,缺乏过渡。所以,我增加了一次巧遇和对纽扣的细节描写。来使感情的变化有所依托。大刀阔斧之后,我的修改稿新鲜出炉了——

一颗纽扣,一个情(修改稿)

厦门市禾山中学初二(2)班卢红玲

在我的小针线包里,有许许多多的纽扣。其中有一颗不那么显眼,显得那么的渺小。可是,它在我心中又是那样珍贵。

那是在小学时,我们班有一位很丑的女生,她个子很小,脸上却长着几颗像黄豆那样大的青春豆。说起她的鼻子,就像我们钓鱼时鱼杆上的鱼钩。而她的手总是放在兜里,因为她的手全是长满茧,又粗又大。只要有她在我们班,就没有人敢靠近。有时,男生还会拿她来开玩笑,而女生个个坐视不理,甚至一起捉弄她。

有一天下午,不幸的是我竟然被调到她旁边,与她同桌,想起来我这寒毛不禁就竖起来,我竟然哭了,但老师之命难违。

刚和她坐时,我总是嫌她臭,嫌她寒酸、笨手笨脚。有时,还联合别班女生来欺负她。

但是,有时在课堂上,当老师提问我时,我一时回答不上来,她总会在下面小声告诉我答案。有时,当我的作业不会做时,她总会教我;有时,当我想买东西,又没有人肯帮我时,她总会帮我买。尽管她对我很好,我还是对她感到不满。

有一次,在美术课上,我们都买了国画材料,就只有我同桌没有买。后来,我才知道她为什么不买,原来她家境很穷,买不起材料,家人把家里多年的积蓄都供她读书。

没办法,我只好和她一起用。她很快打开墨水瓶的盖子,说什么也不让我动,很臭,就自己倒。当她要倒时,突然,后面一位同学碰了她一下,墨汁全散在她的衣服上,那时,她非常生气,立刻跑去拿抹布。可是,她刚一站起来,就把我裤子上的一颗纽扣刮掉了。我仔细一看,原来是她衣服的质量很差,跑线了,勾到我的纽扣,把纽扣给勾掉了。当时我很生气。

之后,我很久没有看到她了。后来得知,她退学,去打工了,听说还攒了一些钱。说来也巧,一个晴朗的午后,我在上学的路上,突然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,我转过头一看,眼前一亮,“这……不是……”

由于我要赶着去上课,临别时,我们互换了电话号码。当我急着要走的时候,她连忙拉住我的手,笨手笨脚地掏着(跟当年没什么两样),好不容易掏出来了。

开始时,我以为是什么好东西,仔细一看,原来是一颗纽扣,一颗跟我掉的一模一样的纽扣。那一刻,我突然领悟到:她是特意在路上等我的,是特意把一颗一模一样的纽扣送给我的。

现在,每当轻轻地抚摸着这颗纽扣时,我就会含着泪花,并轻轻地说声“保重,朋友!”

看,修改之后的文章,是不是让你读起来更有过渡感啊?感情的变化的真实离不开生动的细节描写、事情的依托。

《【推荐】情感作文锦集五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